关闭
走进CCAG

行业新闻

中国动力电池卷向全球 加速出海重塑格局

2022-10-19

在上一个时代,燃油车最重要的是发动机,不过当时中国没有站在发展潮流的最前端;而今来到电气化时代,我们则通过新能源汽车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并引领时代潮流,更是将动力电池做成了标准,领先全球。

中国动力电池卷向全球加速出海重塑格局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可以用“内卷”来形容,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争夺谁是老大的背景下,锂电池家族成员也不断扩大,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到特斯拉的4680圆柱电池,再到宁德时代的麒麟、M3P(配置|询价)电池等等,一个个行业巨头不断刷新动力电池的极限。而这种“内卷”也在向海外蔓延,将来很有可能会重塑全球动力电池新格局。

从“内卷”到“外卷”

截至2021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在世界新能源车市场占比高达59%,而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国内出货量也在节节攀升。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10.1GWh,累计同比增长109.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5.6GWh,占总装车量41.4%,累计同比增长51.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4.4GWh,占总装车量58.5%,累计同比增长189.7%。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日渐升高,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自从去年开始,锂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让动力电池企业叫苦不迭,今年上游材料继续大幅上涨,更是给锂电池生产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动力电池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越发明显。

中国动力电池卷向全球加速出海重塑格局

不过,国内动力电池厂并没有退缩,而是顶住业绩压力,开启疯狂扩产模式。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比亚迪、欣旺达、中创新航等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相继公布了多个新投建项目,整体投建资金超4391亿元,建设年产能达1069GWh(部分项目未披露投资金额及产能),相比去年同期进一步加速。

另外,从一线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到二线的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再到三线的孚能科技、瑞浦能源、欣旺达等,所有主流动力电池厂商都在扩张,并且定下了2025宏大的产能目标。

而在新产品技术方面也在不断进化,宁德时代发布了麒麟电池,采用第三代CTP迭代技术,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10分钟快充,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业界欢呼声一片。

此外,比亚迪在今年5月推出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从原来的电池包“三明治”结构,进化成整车“三明治”结构,提升了整体结构强度;还有1月广汽埃安推出的搭载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其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到1008km。

很显然,“内卷”如今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的标签,关于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也在日新月异,磷酸铁锂、三元、固态锂电、燃料电池,技术路径尚未定型,方形、圆筒型谁更好尚未可知,谁也不能保证未来哪一个技术路线会胜出。

一边是动力电池企业抱怨不赚钱,一边却又在疯狂扩产、加码投资,与同行激烈竞争。各大厂商不断加快技术迭代和新型电池研究时,爆发式增长的动力电池产业无疑引起了业内质疑,市场、舆论都会担心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给企业盈利带来困扰。

如果按照国内这些企业产能目标推进,整个动力电池行业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只是在下游电池需求确定性增长的背景下,每个身处当中的企业都更愿意相信自己可以乘风飞起。至于是否会面临产能过剩,他们都表现出了绝对的自信。

虽然国内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但不能忽视的一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内卷竞争,正在改变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再加上欧洲各国持续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加码,尤其是2020年以后,更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给出了很多重磅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大幅度上行。

中国动力电池卷向全球加速出海重塑格局

比如美国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同时崛起了特斯拉、Rivian等新势力,以及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大众、奔驰、日产、现代、丰田等传统车企巨头在北美的电动化布局,相应带来动力电池需求的大幅增长。因此,也吸引了国内动力电池巨头赴海外建厂。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2GWh。预计至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443GWh。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并未满足于中国市场,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加快走向海外。

SNE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20企业中,有15家是中国企业;在增速超过100%的12家动力电池商中,有11家为中国企业。

这组数据背后反映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由“内卷”开始走向“外卷”,都想率先抢到这块大蛋糕,同时也表现出足够的自信,想要开启更大的市场和未来。

出海抢订单已成必然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已经开始扩充产能,不过随之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为了将过剩的产能更好地消化,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拓展全球布局已是必然。于是就有了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这样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组团在海外建立电池厂的行动。

中国动力电池卷向全球加速出海重塑格局

如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最具代表的是宁德时代。自从2018年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宁德时代成功拿下了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链,这也加速了其登顶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宝座的步伐,也让其成为国内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

最近几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国际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迅速上升,2018年海外总营收只占3.53%,到去年就升至21.4%,而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约占其总出货量的23.91%,上升速度十分迅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加速了宁德时代海外建厂的步伐。相比之下,虽然国内其他动力电池企业规模体量不如宁德时代,但也在加速出海进度,争抢国际车企的订单。

此前,国轩高科曾宣布与美国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就磷酸铁锂电池供应达成合作,从2023年到2028年,上述美国企业预计将采购总量不低于200GWh的磷酸铁锂电池;

另外与博世、塔塔集团、大众汽车集团、VinFast等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将于2025年实现年产能为300GWh的目标,来自海外生产基地的产能为100GWh。

还有孚能科技则与戴姆勒深度合作,目前其为奔驰EVA2平台研发的电池已经量产下线,其首款纯电动车型EQS(配置|询价)也已经在北美上市。

除此之外,亿纬锂能获得了宝马、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多家国际一线车企的青睐,欣旺达也已成功进入雷诺的供应商体系,并计划与日产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

文章来源:网易号-新浪汽车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