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企发展及其猛烈,不少企业都在看着这块蛋糕,可惜发展迅猛的背后一直是各种问题的展现。对此,国家在针对微型电动车出台了首部《微型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并从八月份开始正式实施。
乱象丛生的微型低速电动市场
微型低速电动车适用于短途代步和运输,因其小巧、用车费低、以及高性价比等特点,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却一直饱受诟病,其生产、销售、管理和使用的多个环节都存在顽疾,目前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存在资质不全或者根本没有资质的问题。
以山东省为例,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山东省低速电动汽车产量高达34.7万辆!连续三年增长超过50%!另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全省生产低速电动车的企业或多达2000余家,而且90%以上都是非正规的“小作坊型”企业,销售多以代销为主,品牌众多,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且多为个体经营,不能开具发票……低速电动车的野蛮生产引起了行业的关注。
《微型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发布
近日,由中国微型电动车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电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电源工业协会、北京电源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并由中国微型电动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车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组织起草的《微型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对微型低速电动车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运输和贮存进行了规范。
在团体标准中明确提出,微型低速电动车是纯电驱动的四轮车辆(包括客、货、专用车),整车质量小于1500kg、设计最高时速小于70km/h,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蓄能装置。该团体标准适用于在城市和乡村道路行驶的微型低速四轮纯电动车。
以下是技术要求方面的部分细则:
一般要求:涂漆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均匀;焊接件的接缝处没有裂纹、烧穿、咬边等缺陷;整车不的出现漏电、漏液体、漏气现象;操纵手柄、踏板等在操作时应轻便灵活无卡滞;所安装的电量表、空调系统等要符合相关规定。
最低配置:电量表、前大灯、前/后转向灯、尾灯、制动灯、后视镜、反光标识、驻车制动器、风挡、前排座椅安全带、动力电池过流保护装置、车架号、车辆设别系统。
动力电池:推荐微型低速电动车车载蓄能装置采用标准化的动力电池模块。其外形尺寸、安装、接口定义和输出电压,铅酸电池按6V、8V、12V进行分级,锂电池按48V、60V、72V进行分级。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模块总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不得大于35%。
整车性能:最高设计车速应大于等于40km/h,小雨70km/h;加速时间不应大15s(从0km/h加速到设计最高车速的70%);使用车载充电机充电时,一次充电时间应小于10h;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应大于等于80km。另外,该标准还要求微型低速电动车的可靠性行驶里程为3000km,平均无故障间隔里程应大于等于2000km。(完整《微型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团体标准请见文章末)
对此,中国微型电动车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罗会明表示,微型低速电动车行业需要相应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广为社会提供评判的标准,规范了企业的行为,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的优胜劣汰。”
除了团体标准之外,今年九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委员会也将成立,相关标准或于年底出台。
文章来源:车主之家